mianchaodahai60

日本文学推介

DETERMINATION-_-:

【先行碎碎念:依旧是写给学校公众号的旧文。什么时候写点新的东西呢?心里的情绪也好,脑子里的想法也好,早就满得装不下了。总想着“一旦闲下来就写点东西吧”,然后就永远也不会去写了。因为懒。】

夏目漱石:不是白印在一千日元钞票上的

借着“今夜的月色真美。”漱石先生最近着实火了一把,不过小清新终究敌不过考据党,很快就有大神发帖表示,这个堪称神翻译版的“我爱你”其实是日本作家杜撰出来的。是不是感到有些失望呢?不要紧的,与其听段子不如好好读一读先生的作品,一定能读到比这个翻译更高明的、更有趣的内容。

有一个很网红的问题:“是颜值高的男性更有魅力,还是具有幽默感的男性更有魅力?”我以为,读过《我是猫》的姑娘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她们都领略过真正的幽默的力量。

《我是猫》以一只宠物猫的视角刻画了迂腐的饲主苦沙弥一家的琐事,以及他社交圈里的一地鸡毛。

不仅叙事角度奇特,对人物以及剧情的刻画也有着荒诞的喜感。人物性格分明都是极端的,在先生笔下却有种见怪不怪的自然。对白中充满了巧妙的双关和饶舌,仔细推敲来,别有一番韵味。

漱石先生其实是把刀锋藏在了戏谑的笔调下了,整本书中这个小教员的社交圈里充斥着自命清高、虚伪、迂腐和愚昧。“偶然童子”迷亭先生、大鼻子的金田一家、“磨球博士”寒月先生、乱献新诗的东风先生,先生笔下每一个人物都是现实的影子。不经意间,先生已经把看不惯的人怼了个遍。

这部小说可以说并没有什么“主线剧情”,或者严谨的写作结构,版序中曾说过:“《我是猫》象海参一样,不易分辨哪是它的头,哪是它的尾,因此随时随地都可把它截断,进行结束。”整本书的选材都可以描述为“日常”。然而,日常往往就是接连不断发生的奇迹。

 

芥川龙之介:大文豪写起情书很耿直

芥川可以算是日本文学的泰斗之一了,常常被书评家称作“鬼才”,日本文学史上甚至以他的死标志整个大正时代的终结。这位曾说过“要记住人生就是要战斗到死。”的作家在他35岁那年服用过量的巴比妥自杀了,他在人间惊鸿一瞥,留下了片语只言,字字珠玑。

芥川以短篇小说见长。早期的小说多取材于日本古代的“物语”即民间故事,很为他的作品填上了古色古香的韵味。篇幅愈短的小说愈能显出作者笔力,芥川的文字有一种从容而典雅的节奏,常常是文章蓄势已满,却悬而不落,扣人心弦。芥川的小说很有很强的可读性,譬如《竹林中》就以多角度的方式叙述了一起凶杀案,不同角色各执一词,情节跌宕起伏,真相扑朔迷离,读来真有酣畅淋漓的快感。

尽管,“自杀”、“天才”这样的标签给芥川的形象增加了很多的神秘感和距离感。现实中,芥川则可以说是一个模范丈夫和父亲。《罗生门》的序言里书评家曾说过,芥川从来没有让妻儿挨过饿,和太宰比起来可以说是做得太好了。某种程度上,芥川家的三个儿子是教育的最好,也最有成就的了。芥川给自己的孩子写过童话故事,有时还童心大发和孩子一起编故事玩。

值得一提的是,芥川写起情书来堪称耿直,这里也给大家感受一下:

“我从事的职业,在当今日本最不赚钱。而且,我本人也没什么财产。未来生活水平改善的希望也不大。天生身体和头脑也算不上出色(在头脑方面还有少许自信)。家里有父亲,母亲和姨妈三位老人,要是不介意的就请嫁过来吧。反反复复写了这么多,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喜欢文(注:芥川妻子的名字)。要是这样就可以的话就请嫁过来吧。”

 

三岛由纪夫:人与文字都是美的

翻开《潮骚》的那一刻,瞥见书页边作者肖像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三岛由纪夫的容貌有多么的出众。唯一可以与之比拟的惊艳是《夜莺与玫瑰》扉页上的奥斯卡·王尔德。然而,我的脑中却突然浮现出对三岛死亡的描写——这个极端的右翼分子在政变失败后,切腹自杀了。所有美的印象瞬间被阴森感和一种生理厌恶感所代替。提到三岛的作品,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压抑、极端、诡异和唯美,属于典型的暴力美学,至今也有着颇多的争议。

刺破美丽的皮囊,展露出的是挣扎扭曲的灵魂。尽管如此,《潮骚》这部作品却只有“唯美”这一个元素,没有压抑,也并不晦暗。

《潮骚》的舞台是一个叫做歌岛的小岛。这里的一切都有一种渔歌式的美好——淳朴的生活方式、淳朴的人情、还有淳朴的少年的爱情。书中最令我心动的一句话是这样的:“在这座岛上,人都是站在大自然这一边的。”

整本书以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为主线,演绎着小岛上人与自然之间永恒的和谐,人际之间的温柔与信任。一切都美好得顺理成章,仿佛小时候读的童话故事——经历千难万险,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一切又似乎不止于如此,“歌岛”这座偏远而孤僻的小岛在我心中投射下了永远的影子。

后来,《潮骚》还被改编为电影,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口碑尚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

 

太宰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所谓“人间失格”即: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

《人间失格》中最凝练,也最动人心魄的一句话就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比起这个最流行的翻译,还有一个更直白却也更苍白的版本:“活着,对不起。”曾有人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是一种谦逊。而我以为,无所谓谦逊和骄傲,这句话表达的只有“痛苦”二字而已。

太宰治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五次自杀,试想、试问:“活着,对不起。”是否就是作者本人的内心真实的声音呢?太宰治是否真的在人间无所适从,甚至为自己的存在感到抱歉呢?“活着”本不是我们能选择的事情,却要为此感到抱歉,作者又承担着多大的痛苦呢?

川端曾评价太宰:“作品固然好,但作者的生活太差劲。”太宰反诘:“你以为我也和你一样,养养小鸟,参加舞会,过着如此悠哉的生活吗?”太宰的《阴火》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我只想站在比你高的地方,用人类最纯粹的痛苦和烦恼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所以,川端笔下是疏离而唯美的厌世,而太宰笔下则是挣扎且痛苦的厌世。痛苦,可以说是太宰作品的主旋律了。

想要读懂《人间失格》就要不断的追问:“究竟有多痛苦?”读懂了痛苦,也就读懂了《人间失格》,读懂了太宰治。

无赖派是日本战后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深重的忧郁和自我嘲讽、否定一切的倾向为特征。这一流派中的名家还由坂口安吾和织田作之助,他们与太宰治合称为“无赖派三巨头”。现实生活中这三人也是酒友,有一次太宰欠了钱,还把朋友押给债主,说是回家取钱,之后当然是再也没有回来了。

 

村上春树:一直都在奔跑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整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

这是《挪威的森林》最广为人知的一段情话。不知道成为了多少男孩子情书的范本,也不知道被多少人小心翼翼地用小楷字抄在小本子上,甚至到现在都活跃在各种书评和推送中。

《断背山》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成了影评人的金句。而我要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绿子。书中用“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来形容绿子,类似的比喻也被沈从文用来形容翠翠,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就像《红楼梦》里宝黛相见时那样:“这个妹妹好像见过似的。”因为,绿子早就住在你的心里了。绿子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她的真性情。她率真、大胆地示爱,用尽一切去敲开渡边的心门。而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大概是每一个男性都梦寐以求并且无法拒绝的。

《挪威的森林》讲述的是青春的故事,没有什么特别的,只不过是每个人都难以忘怀的、每个人都曾经拥有的,悸动而又青涩的青春而已 

写得比较走心的作家打在tag里了。其中有两位有凑数之嫌。

评论

热度(21)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